- 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3:10 点击次数:178
图片
“玉文化空中大讲堂”是玉文化线上知识科普平台,是一个玉文化领域垂直知识库,系统性更新课程,成为会员,享全部优质课程。
·平台会员福利,
·课程修满,可领取结业证书及纪念品。
·授课老师不定期上线答疑,与会员互动。
·在平台会员期限内,可以参加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员活动,将有机会参加研究会组织的线下会员活动。
欲了解课程详情,点击下方链接:
玉文化空中大讲堂上线啦
扫描/识别上方二维码立即成为会员
唐代玉雕动物题材十分丰富,除玉狮外,还有玉兔、玉狗、玉鹿、玉羊、玉马、玉鱼、玉骆驼、玉狻猊、玉兽等,形象威猛,雕刻生动精美。此狮玉质白润细腻,刻工精致,身体肥硕丰满。狮的形象有六朝辟邪之遗风。
图片
青玉龙首,唐代
长18厘米、宽7.5厘米、高10.2厘米
1977年西安市南郊曲江池村出土
西安市文物局藏
图片
图片
唐 玉熊 天津博物館藏图片
滑石兔,唐代高3、长6.4、宽3.2厘米,重105克
1956年西安市东郊寒森寨出土
米黄色,兔子呈俯卧状,头前探,双目前视,神情机警,一对长耳贴伏于脑后,是少见的唐代圆雕作品。
图片
滑石猪,唐代长5、高1.8、厚1.6厘米
陕西省长安县茅坡村唐墓出土
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
以滑石雕琢的野猪。肥头,鼻盘夸张上翘,口缝特长,颈背部均雕出齿状鬃,腿粗,呈奔跑状。通体光素,略去了双眼,造型特别夸张有趣。
图片
水晶猪形坠,唐代
长4厘米、厚1.5厘米
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唐窦暾墓出土
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
圆雕,猪呈伏卧状,体肥胖,大头肥耳,小尾,双目圆睁,短嘴,刀法简洁,碾琢有力。腹部钻一透孔,通体抛光。为铁剑上的坠饰。
图片
青玉猪, 唐代高2厘米、长5厘米、宽1.5厘米
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紫薇园都市出土
广东省博物馆藏
图片
玉猪,唐代长5厘米
广东省韶关市罗源洞张九皋墓出土
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
图片
兔形玉饰,唐代
长4、宽2.8厘米
现藏于天津博物馆
玉质黄灰色,多褐色沁。兔圆雕。卧伏状,长耳抿贴于头后,浮雕圆眼。造型丰满肥硕,颇有盛唐雕塑风格。底为长方形座,光素,座底正中对穿一孔,可能用作纽饰。
图片
青玉鹰首饰件,唐代
长11厘米、宽6厘米
1980年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出土
西安市文物局藏
图片
玉跽坐武士,唐代长5.5、高4.8厘米
现藏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
玉质青白色。圆雕。武士脸部向右侧扬起,粗眉斜飞入鬓,眼圆睁,鼻孔怒张,双唇紧闭,身着甲胄。双膝着地,上身直立,单手扶膝,似要跃然而起,不怒自威。整体造型浑厚饱满,人物传神,衣纹使用宽阴刻线表示,头发等部位使用短小平行的窄阴刻线刻划,这均为典型的唐代风格。唐代的陶质、石刻、金铜等质地的武士形象存世较多,玉质的武士则极少见。
图片
玉马,唐代天津博物馆藏
图片
龙首,唐代
长6厘米、宽1.7厘米、高1.9厘米
国家博物馆藏
器为长方形龙首,巨目宽眉,长吻张口,双耳后抿,双长角,角端向上翻卷。嘴角处有一穿孔,鬣、须等细部以阴刻线表现。
图片
玉狮,唐代高5厘米、长7.8厘米、宽3.2厘米
白玉,狮呈蹲卧状。昂首,头部较大且圆,双耳,双角向后勾卷。双眉向上卷,双圆眼凸出,阔鼻,张口露齿,胡须向下,与胸相连。短颈,挺胸,身体两侧有飞翼状纹饰。臀部肥硕,尾向上卷,上刻细阴线纹。四肢曲卧于腹下,前后肢有细阴刻线纹表示茸茸细毛。
图片
青玉童子骑象,唐高5.5厘米,长7.3厘米,厚2.8厘米。
青玉有绺裂、絮斑。圆雕一男子侧身坐于象背之上。象卧伏,神态温顺。人物头戴软帽,微后仰。着长袖衫。右腿搭于左腿之上,右手举起放于脑后,左手置于腿上,长袖下垂,作舞蹈之姿。
图片
玉狮,唐代高2.1厘米、长5厘米、宽2厘米
故宫博物院藏
头较圆,短颊,大嘴,双耳内卷,卧伏状,胸前挂一小铃铛,弓背,四肢卷曲于腹部下方,短尾,尾端三岐,两岐卷,中间一绺较粗,贴于背部。狮子的造型有六朝辟邪之遗风,但头、尾的雕法不同于六朝作品风格,为唐代之风格。目前已发现的唐代玉狮较少,因而十分珍贵。
图片
图片
玉狮,唐,长6厘米,宽4.5厘米,高1.5厘米。
清宫旧藏
狮白玉制,略有绺裂。狮圆雕卧式披发,发呈多绺的螺旋状,环眼,阔嘴,四肢伏于地,肘部带有螺旋纹,尾自身后上冲,亦带有螺旋纹。陕西西安法门寺地宫中出土有与此兽形象相同的唐代三彩作品,足证此作品为唐代所制。此作品可使我们了解唐代玉兽造型中肘部饰螺旋纹的状况。
图片
青玉卧鹿,唐代高2.8厘米、长4.4厘米、宽1.8厘米
故宫博物院藏
图片
青玉立人,唐代
高4.6厘米、宽1.5厘米、厚0.8厘米
现藏于故宫博物院
图片
麒麟形玉饰 (2件),唐代。
左:高3.5、长3.9、宽1.7厘米;
右:高3.5、长5.3、宽1.5厘米
现藏于武汉博物馆
玉质白色,布满黄褐色沁和黑色玉皮。圆雕。均呈昂首行走状,矫健有力。左边麒麟目视前方,张嘴,独角,背部镂雕卷云纹,尾部上卷至背部,足下所踏祥云为底座。颈部至底部及底座上各有一对穿孔呈“十”形。右边麒麟下颔与足下所踏祥云纹相连,尾上卷至背部。身上琢有阳阴刻线的鳞纹。从颈至底有一穿孔,可供穿系。
图片
作者: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马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